前幾天,
跟一位之前婦產科的同事聚聚,
她問我,
居家生產會不會似乎被神化了?
真的沒有出過問題嗎?
寶寶出生後沒有出現狀況的嗎?
我說,
其實順其自然的讓寶寶出生,
寶寶的狀況反而比在醫院又推又壓的出來還好,
就像我們之前常看到的,
暫時性新生兒呼吸過速症候群(TTNB)常發生在擇時剖腹的寶寶;
會選擇居家生產的人,
內心幾乎都會有準備,
就算在生產過程中出現狀況,
只要能夠盡早判斷、盡早送醫,
做我們能力範圍內的事,
沒有人會把責任全都歸咎於助產師。
因為這是我們自己選擇的方式,
而不是被強迫的方式;
我們選擇相信自已、相信寶寶,
而拒絕了任人擺佈;
我們選擇自己最熟悉的環境,
而不是冰冷的人、事、物。
過幾天,
準備去婦產科接洽陪產合作,
他們想要了解陪產員是什麼,
也讓產婦能有更多選擇,
我覺得這是很棒的事;
待產過程中,
醫護人員因為業務繁忙,
並沒有辦法一直陪伴在產家身邊,
產婦的疼痛與不安、家屬的無奈與無力,
其實真的很需要有人能帶領他們。
陪產員,
是陪伴生產的人,
要做的,
不是干涉醫療,
不是取代家屬,
而是帶領產婦和家屬,
讓他們了解待產的過程中可以做什麼,
做這些事又是為了什麼;
一個好的陪產員,
是增加產家的信心,
而不是讓他們感到無能。
我,
還沒成為助產師,
但我一定可以。